2018年江苏大学医学微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4)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每题2分)
1.H1N1病毒
2.细菌L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述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影响及其异常增殖表现。
2.何为质粒?有哪些特点?其在细菌变异中有何作用?
三、叙述题:(每题15分)
1.叙述3位微生物奠基人对微生物发展所作的贡献?
2. 设计脓汁标本细菌学检测的程序及常用鉴定方法?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H1N1病毒: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或A、B、C)三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甲型。流感病毒表面存在两种蛋白,一种是血凝素(简称HA或H);另一种是神经氨酸酶(简称NA或N)。H1N1病毒是甲型H1N1亚型。
2.细菌L型:某些细菌虽然细胞壁受损,但在一定条件下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二、简答题
1.简述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影响及其异常增殖表现。
(1)对宿主细胞的影响:①溶细胞性感染:无包膜V破胞释放;②稳定状态感染:有包膜V出芽释放;③细胞凋亡:细胞自身基因指令的生物学过程;④病毒基因组的整合:多见于肿瘤病毒;⑤细胞的增殖与转化:促进细胞DNA的合成;⑥包涵体的形成:胞浆或细胞核内的斑块结构
(2)异常增殖表现:①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细胞不能为病毒增殖提供所需要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则病毒在其中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或虽合成部分或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装配和释放,称为顿挫感染。②缺陷病毒: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发生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所产生的子代病毒称为缺陷病毒。③干扰现象: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2.何为质粒?有哪些特点?其在细菌变异中有何作用?
(1)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环状闭合的双链DNA。
(2)特征:①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②自我复制能力,为复制子,单拷贝或多拷贝;③可自行丢失与消除;④有转移性;⑤可分为相容性和不相容性。
(3)在细菌变异中的作用:介导细菌耐药及新的遗传特征
三、叙述题
1. 叙述3位微生物奠基人对微生物发展所作的贡献?
(1)郭霍( Robert Koch):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获诺贝尔奖)提出了确定病原菌的郭霍法则;创用了固体培养基(1 877年);创立了细菌染色法、实验动物感染法。
(2)巴斯德(Louis Pasteur):证实了--酿酒中发酵与腐败由微生物所致(1857年);创立了巴氏消毒法;研制了鸡霍乱杆菌和炭疽杆菌减毒菌苗。
(3)列文虎克:荷兰人,1676年创制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检查了污水、齿垢等,发现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并正确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态。首次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证据。
2. 设计脓汁标本细菌学检测的程序及常用鉴定方法?
(1)脓汁标本的直接染色镜检
(2)分离培养与鉴定---菌落特征;生化反应;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动物实验等。